威廉希尔williamhill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文官网

威廉希尔
当前位置: 首页 >> 威廉希尔

定 位:扎根于中国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信息时代的领导者和管理精英,推动信息时代管理创新,成为“研究型、国际化、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威廉希尔。

使 命:探究先进管理理论,培育杰出管理英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人类科学文化。

愿 景: 科学大师云集而至,一流学子心驰神往。

文 化: 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

价值观: 诚信、追求、合作、创新。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一行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威廉希尔始建于1979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威廉希尔。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杨善林院士带领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步形成了“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的学院文化,学院发展呈现出“和谐、奋发”的良好局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工商管理学科被评为B+学科。

——师资队伍建设。汇聚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师德师风优、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潜心教书育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155人,正高级职称40人。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

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莅临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MBA、MPA、MEM、MPAcc等专业硕士学位点。

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专业获批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

2005年、2009年、2014、2018年连续4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5项;主编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其中1部评为国家精品教材;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2篇。一批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创新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办学四十多年来,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多人,一批杰出校友在其所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或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为我国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搏击新时代青年担当

——科学研究。学院拥有“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等一批重要科研课题,以及一批企业委托的重大课题,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攻克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例如:学院联合企业研制的人机协同的智能移动微创医疗装备,应用于20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在2020年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面向全球发布。

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1项,安徽省人文社科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2017年杨善林院士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近年来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rketing Science》、《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中国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会计研究》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一百余项。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一行莅临学院视察指导工作

——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为社会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服务。例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军民融合,一批成果被推广应用到经济、社会和国防等重要企业和部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决策需求,开展针对性、综合性、前瞻性和长远性的政策研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关于统筹疫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关于加快5G网络建设和创新应用的建议》等多政策建议。

积极举办和承办学术交流活动。如创办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driven Smart/Green Manufacturing系列化国际学术会议、承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十七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智能制造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2018)”、“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第六届(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主办《预测》、《运筹与管理》2种学术刊物,推动学术传播,引领学术发展。借助学术报告、科普报告、媒体采访、出版科普读物等,推进科学普及。

主持推进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卷)的编纂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111计划”海外创新团队学术大师Pardalos教授和Nenad教授访问学院

——交流合作。拥有“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111引智基地,引进了美国工程院院士Fred W. Glover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Nenad Mladenovic教授、乌克兰科学院院士Panos M. Pardalos教授等30余位国际一流学者,开展共同研究。

年均来访学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00多人次,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INFORMS主席、POM主席等。一批著名学者和企业高管被聘为兼职教授或顾问。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发挥我校工科特色和管理学科的优势领域,形成了“扎根于中国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和学科特色。

——以探求具有中国特色和原创性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为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形成了“从管理实践中来,到管理实践中去”的科研特色。

——坚持在人才培养与攻克科学技术难题过程中汇聚队伍,以“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学院文化熏陶队伍,形成了“以学术大师领衔、团队紧密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特色。

——以攻克我国在管理实践和工程实践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难题为目标,形成了国际团队与国内团队相互协同的国际交流合作特色。

(以上数据截至2020年11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