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版)
一、授权领域名称、代码及授权时间
授予领域名称:工程管理
领域代码:125600
授权时间:2010年
二、领域简介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
工程管理于2010年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主要依托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办学,近年来我们在制造工程管理和IT工程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管理科学与工程2007年获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取得并列第六的好成绩。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特色建设专业等。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多项,每年发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高水平论文(著)近百篇(部)。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具备坚实的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方向专门知识,了解工程管理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能力卓越、复合式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该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LO)如下:
LO1)素质结构。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科学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恪守学术道德,遵循学术伦理;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持续的求知欲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人格健全,身体健康。
LO2)知识结构。具备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工程管理学、信息科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管理软件工具的使用;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对工程管理变革的影响,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学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LO3)实践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问题发现能力;具备综合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独立解决工程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LO4)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具备从工程管理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扎实掌握工程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使用中英双语,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LO5)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能够宏观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较好的预见未来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
LO6)人际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管理
2.项目管理
3.工业工程与管理
4.物流工程与管理
五、学制及学分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获批休学创业的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总学分为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为16-18学分。
六、课程地图
课程 |
LO1 |
LO2 |
LO3 |
LO4 |
LO5 |
LO6 |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 |
◎ |
|
|
|
◎ |
英语 |
◎ |
◎ |
|
|
◎ |
◎ |
工程伦理 |
◎ |
◎ |
|
◎ |
◎ |
|
矩阵理论 |
|
◎ |
◎ |
◎ |
|
|
数值分析 |
|
◎ |
◎ |
◎ |
|
|
数理统计 |
|
◎ |
◎ |
◎ |
|
|
随机过程 |
|
◎ |
◎ |
◎ |
|
|
最优化方法 |
|
◎ |
◎ |
◎ |
|
|
管理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工程经济学 |
|
◎ |
◎ |
◎ |
◎ |
◎ |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
|
◎ |
◎ |
◎ |
◎ |
|
项目管理 |
|
◎ |
◎ |
◎ |
◎ |
|
生产与运作分析 |
|
◎ |
◎ |
◎ |
◎ |
|
人机环境工程学 |
|
◎ |
◎ |
◎ |
◎ |
◎ |
工业过程可视化技术 |
|
◎ |
◎ |
◎ |
◎ |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
◎ |
|
◎ |
◎ |
|
公共实验(管理数据分析) |
|
|
◎ |
◎ |
|
|
论文写作 |
◎ |
|
|
◎ |
◎ |
|
口语(英语) |
|
|
|
◎ |
|
|
工程现场管理 |
|
◎ |
◎ |
◎ |
◎ |
|
质量与可靠性 |
|
◎ |
◎ |
◎ |
◎ |
|
工程评估与验收 |
|
◎ |
◎ |
◎ |
◎ |
◎ |
工程造价管理 |
|
◎ |
◎ |
◎ |
◎ |
|
工程信息管理 |
|
◎ |
◎ |
◎ |
◎ |
|
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 |
|
◎ |
◎ |
◎ |
◎ |
|
制造工程管理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
|
◎ |
◎ |
◎ |
◎ |
|
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能力综合实践 |
|
◎ |
◎ |
◎ |
◎ |
|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
◎ |
◎ |
◎ |
◎ |
|
复杂系统建模与设计 |
|
◎ |
◎ |
◎ |
◎ |
|
智能生产及过程 |
|
◎ |
◎ |
◎ |
◎ |
|
工业嵌入式系统设计 |
|
◎ |
◎ |
◎ |
◎ |
|
ERP原理及应用 |
|
◎ |
◎ |
◎ |
◎ |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
◎ |
◎ |
◎ |
◎ |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
|
◎ |
◎ |
◎ |
◎ |
|
库存控制 |
|
◎ |
◎ |
◎ |
◎ |
|
采购与供应管理 |
|
◎ |
◎ |
◎ |
◎ |
◎ |
七、课程关系图
八、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教学包括论文写作、公共实验(管理数据分析)、工程管理实践、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交流等,旨在提升研究生以下实践能力(Practical Ability, PA):
(PA1)能够正确运用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PA2)能够独立承担工程管理工作;
(PA3)能够总结和分享工程管理经验,撰写工程管理报告和学术论文;
课程 |
PA1 |
PA2 |
PA3 |
论文写作 |
◎ |
|
◎ |
公共实验(管理数据分析) |
◎ |
|
◎ |
工程管理实践 |
◎ |
◎ |
◎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
◎ |
◎ |
学术交流 |
◎ |
|
◎ |
1.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时间、学分
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须修满6学分。
2.工程管理实践教学地点和内容
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或相关企业工程或生产现场进行,导师帮助所指导的研究生确定实践教学地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实践课程(专家讲座、专家研讨、专家咨询)、案例分析、参观与体验等方式让学员深入领会和理解工程实践课程的内容,了解管理前沿和产业界新出现的工程管理问题,掌握实践教学单位主要工程管理过程和规范,参与一个工程实施管理,开展案例研究,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3.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报告及其要求
实践结束后,学生根据实践内容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特色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案例分析报告等。
4.工程管理实践教学学分的认定
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由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单位)就研究生实践学习情况给出鉴定,并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表》,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评定成绩,签字通过后,交学院审核,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考核合格,实践
教学记6学分。
九、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75分,非学位课程合格成绩为60分。
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学期 |
考核性质 |
备注 |
一 |
二 |
考试 |
考查 |
|
|
学 位 课 |
公共学位课程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 |
√ |
|
|
选修 一门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
√ |
|
|
必修 |
英语 |
60 |
3 |
√ |
|
√ |
|
工程伦理 |
16 |
1 |
√ |
|
√ |
|
矩阵理论 |
40 |
2.5 |
√ |
|
√ |
|
|
不少 于2 学分 |
数值分析 |
32 |
2 |
√ |
|
√ |
|
数理统计 |
32 |
2 |
√ |
|
√ |
|
随机过程 |
32 |
2 |
|
√ |
√ |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
√ |
√ |
|
专业学位课程 |
管理研究方法 |
32 |
2 |
√ |
|
√ |
|
|
必修 不少 于6 学分 |
工程经济学 |
32 |
2 |
√ |
|
√ |
|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
32 |
2 |
|
√ |
√ |
|
项目管理 |
32 |
2 |
√ |
|
√ |
|
方向1 方向2 |
生产与运作分析 |
32 |
2 |
√ |
|
√ |
|
方向3 |
人机环境工程学 |
32 |
2 |
|
√ |
√ |
|
工业过程可视化技术 |
32 |
2 |
|
√ |
√ |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 |
|
√ |
|
方向4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 选修课程 |
论文写作 |
16 |
1 |
√ |
|
|
√ |
|
必修 |
公共实验(管理数据分析) |
16 |
1 |
√ |
|
|
√ |
口语(英语) |
30 |
1.5 |
√ |
|
|
√ |
方向1方向2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程 |
工程现场管理 |
32 |
2 |
|
√ |
|
√ |
选修 学分 应满 足最 低总 学分 要求 |
质量与可靠性 |
32 |
2 |
|
√ |
|
√ |
工程评估与验收 |
32 |
2 |
|
√ |
|
√ |
工程造价管理 |
32 |
2 |
|
√ |
|
√ |
工程信息管理 |
32 |
2 |
|
√ |
|
√ |
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 |
32 |
2 |
|
√ |
|
√ |
制造工程管理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
√ |
|
√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32 |
2 |
|
√ |
|
√ |
方向4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
32 |
2 |
|
√ |
|
√ |
库存控制 |
32 |
2 |
|
√ |
|
√ |
采购与供应链 |
32 |
2 |
|
√ |
|
√ |
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能力综合实践 |
32 |
2 |
√ |
|
|
√ |
方向3 |
|
|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32 |
2 |
|
√ |
|
√ |
|
|
复杂系统建模与设计 |
32 |
2 |
|
√ |
|
√ |
智能生产及过程 |
32 |
2 |
|
√ |
|
√ |
工业嵌入式系统设计 |
32 |
2 |
|
√ |
|
√ |
ERP原理及应用 |
32 |
2 |
|
√ |
|
√ |
必修环节 |
工程管理实践 |
|
6 |
提交5000字实践报告 |
不计入总学分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1 |
|
|
|
√ |
|
学术交流 |
|
1 |
|
|
|
√ |
|
十、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至少阅读40篇在研究领域内以行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习本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思想的应用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3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综述本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开题报告应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等。课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最迟应在第二学期完成文献综述,最迟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2.学术交流
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3次学术交流活动,每次学术交流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十一、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1.课程学习是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2.专业实践是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4.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
5.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制,加强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
十二、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管理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应能体现出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反映出学生应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来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决策依据。选题应该有新意,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指导意义,能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2.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以实践性论文为主,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工程管理模型与方法、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工程管理诊断、工程调研报告等。专题研究是围绕有代表性的某项新技术、成熟技术或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工程管理问题开展的研究。
案例分析是对一项工程或一项技术进行剖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工程管理问题,并应用工程管理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经验教训。
工程管理模型与方法可以是实际工程管理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程序或步骤的设计,也可以是数学、仿真或算法模型的建立。
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可以是对工程组织形式、人力资源配置、进度计划与控制及财务管理等设计的合理方案。
工程管理诊断是指对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工程调研报告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某工程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提出科学的决策建议。
3.学位论文水平
(1)选题新颖。选题紧密结合工程管理实践。
(2)资料翔实。资料应该原始、真实、新颖、典型、具体,紧扣主题。如近3年的工程管理记录数据、统计数据、行业数据等。
(3)论述严谨。论点表述准确精炼,论据严谨,论证过程逻辑缜密。
(4)成果实用。成果可以是解决方案、经验总结、政策建议等。成果应侧重于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具有可行性;结论有新意,对解决类似问题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十三、论文评语与答辩要求
1.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2.论文评阅:由2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本领域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且至少有1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或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外单位专家。
3.论文答辩;学位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学院组织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领域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成员中至少有1位来自企业或工程部门或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外单位专家。指导教师不能参加答辩委员会。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